银行加速处置不良资产包
随着年底的临近,有很多压力来应对不良反弹银行上市密集转让不良资产包。12月7日,《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在主要金融资产交易所,许多银行的不良资产正在密集上市和销售,涉及的银行类型主要包括地方性城商行转让的资产包括涉及企业的不良目标和五级分类的次级或可疑或损失的不良资产。分析师认为,银行在监管下处于不良状态贷款认定越来越严格,短期内会突出隐性不良贷款问题。未来,银行需要进一步拓展不良处置方式和渠道,努力提高银行经营能力,降低不良发生率。
银行批量出售不良资产
为了缓解风险,消除负担,银行密集上市转让不良资产已成为常态。12月7日,《北京商业日报》记者发现,许多当地城市商业银行最近都在转让不良资产。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最近发布了一篇文章H关于D的银行天津分行QWS公司项目资产转让的营销公告向国内外投资者市场公开出售,但具体银行和债务人信息未向买方明确。
具体而言,本公告披露的内容仅为,DL公司是H银行天津分行的不良客户,债权本金2100万元,债权总额3394万元。《北京商业日报》记者从内部人士那里了解到,销售不良资产包的银行是天津的一家城市商业银行。
巧合的是,安徽金融资产交易所最近还披露了徽商银行安庆分行的多个不良资产转让包。上市转让的不良资产包3个,不良资产总额约3个.转让的资产为09亿元,分次级或可疑或损失的不良资产。
通过交易所上市转让不良资产或债务偿还资产已成为银行摆脱负担的主要手段。早些时候,富云银行也在武汉金融资产交易所上市转让不良资产10笔,5户,不良信贷资产4笔.55亿元。
苏宁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北京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除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外,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不良资产购买和处置市场,为银行转移不良资产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也为银行公开转移不良资产开辟了市场空间。多方参与使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更加繁荣。同时,在政策增加的宏观背景下,也有必要减轻银行不良资产的负担,补充银行资本。
然而,不良资产处置涉及对债权的详细尽职调查,对收购人和处置人的综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多方参与的公开市场可能会使不良资产处置偏离谨慎的风险规避原则,特别是收购人的损失,进而打击市场。 陶金说道。
短期内会突出隐性不良贷款
目前,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主要方式是多点开花,主要通过清算、批量转让、债转股等方式进行。一位银行业务部门的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业日报》,目前,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应对措施是严格分类,提高资本质量,其次是释放资源,增加处理,然后控制增量风险,补充资本,确保配置。年初,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项目的监管也给银行处置不良资产带来了多种可能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人不良贷款规模较小,银行通常不以此方式作为主要核销方式。
一位大型国有银行家在接受《北京商业日报》采访时指出,银行的个人不良贷款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已纳入不良转让试点项目,但这并不是核销不良资产的主要途径。银行不良资产由资产保全部门统一处理,主要通过追偿、诉讼等方式进行;二是转移给专业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包括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不良资产核销。另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直言不讳地表示,该行不需要处理个人不良贷款。
许多市场观点认为,中国银行的大部分不良贷款都是隐藏的,许多隐藏的问题资产并不包括在内。作为回应,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国内不良贷款计算是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银行不良定义有一套科学、一般的指标体系。虽然近年来,国内监管机构对不良识别标准更加严格,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不良处置。但未来,银行需要进一步扩大不良处置方法和渠道,努力提高银行经营能力,降低不良发生率,加强贷款前、贷款中、贷款后管理。
隐性不良贷款的形成与银行的不良贷款识别方法和不同类型的贷款有关。例如,有些贷款没有逾期,但抵押资产迅速贬值,或者有些贷款已经逾期,但银行已经延长了。 陶金分析说,随着银行在监管下对不良贷款的认定越来越严格,短期内会突出隐性不良贷款的问题,但长期内会逐渐融入显性不良贷款,逐渐消化。宏观层面的不良评价贷款风险可以更加关注显性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隐性不良贷款带来的偏差。
不良贷款仍有上升压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个人偿债能力受到影响,银行不良贷款面临着巨大的上升压力。根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8万亿元,比上季末增加42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比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尽管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仍在增加。今年10月,在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检查员、办公厅主任、发言人王朝弟表示,受疫情影响,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不良资产反弹压力依然较大,风险可能继续暴露。
上述大型国有银行家认为,未来银行不良资产将面临一定的上升压力,主要是由于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以及疫情的影响。正如周茂华所说,我们仍然需要警惕潜在的不良风险,但不良贷款可能不会急剧上升。主要原因是引导国内金融机构加强不良处置,整体风险可控,银行整体运营稳定。
陶进一步指出,不良资产处置建立了更完善的市场和制度。除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特殊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外,下游还有更高的市场化收购领域。此外,近年来拍卖、公开转让等手段也在逐步发展。在此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加强对公开市场的监督,建立合理的信息共享机制,减少不良资产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网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