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发行再降温 首募失败基金数量竟与2018年相同
近期,受市场持续波动和投资者风险偏好低的影响,是新的基金发行市场也难以掩盖寒意。根据公开数据,自第四季度以来,除了极少数新产品的疯狂抢劫外,大多数基金未能逃脱小规模建立、延长募集期甚至募集失败。12月4日,中国和加拿大基金发布了关于中国和加拿大混合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国和加拿大混合)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到目前为止,自第四季度以来,已有7只新基金(股份合并计算,下同)宣布募集失败,今年新阶段多达31只失败产品。
打击多种因素 再现新产品死亡
再现新产品募集失败。12月4日,中加基金发布公告称,截至2021年11月30日,基金募集期届满,其中加科尚未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因此基金合同无法生效。
根据销售公告等相关法律文件,自2021年9月1日至11月30日起,自基金股份销售之日起3个月内,基金股份总额不少于2亿,基金股份不少于2亿元,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自聘请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收到验资报告之日起10天内,符合备案条件。
鉴于中加科混合募集失败的具体原因,《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试图致电中加基金,但截至新闻发布前,电话还没有接通。分析人士认为,基金募集失败可能与最低募集规模要求有关。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近期基金发行失败主要是由于市场不景气,而在市场低迷时,基金发行通常非常困难,甚至失败。回顾过去,今年也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情况,如4月、8月等。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新基金仍卖得很好,这表明市场并不缺钱,而是缺乏信心。我相信,当未来市场趋势改善时,基金发行将相对容易。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公共基金募集的失败与市场环境因素有关,但基金募集的成败也与基金产品的质量、基金管理人的综合能力和过去的表现等多种因素有关,这将影响基金募集的最终结果。
年内31只募集失败 与2018年平齐
事实上,自今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加科尚混合已经是第七只宣布募集失败的新发行基金。Wind数据显示,在此之前,人保利春债券、创金合信核心优势混合、融通稳定、增利混合等产品在成立前也相继死亡。如果延长到今年以来,截至12月5日,21家基金管理人的31只新基金已经发行失败,其中股权基金和债券基金分别有20只、10只和1只FOF基金。
与2020年同期相比,22款新产品募集失败,再追溯3年。2017-2019年同期募集失败的产品有8、31、17款。就数据而言,今年以来公开发行新产品的冷遇与2018年a股市场一度跌至冰点的情况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募集失败相对突出。对比年内四季度的发行情况,四季度以来的新发行规模也不容乐观。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标准,今年第一季度新发行426款产品,累计发行规模高达10688.第二季度,新发数量略有下降至414,发行规模也明显缩水,约548.72亿元。第三季度,两项数据再次上升到544和7267.49亿元。截至第四季度,截至12月5日,新发产品300件,发行规模仅3693件.在第四季度过去三分之二以上的背景下,73亿元的两项数据可能会刷新年内的新低。
郭施亮坦言,与2018年相比,今年的基金募集情况也相对荒凉,但相比之下,今年更加强调结构性。例如,2018年是个股和指数下跌的情况,今年是个股明显分化,市场环境不同。
此外,《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指出,随着行业马太效应的逐步加强,中小型公开发行的新产品发行越来越困难。仅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上述新产品发行失败的困境就经常发生在管理规模较小的基金经理身上。
例如,截至12月5日,九泰基金和华泰保兴基金今年均未能筹集三款新产品。德邦基金、中融基金、融通基金等六家基金公司今年也未能筹集两只新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除平安基金1716外.除行业前30名外,上述基金公司的最新非货基规模排名50甚至100位。
展望未来,杨德龙认为,预计未来将出现恢复性上升,2022年第一季度也可能出现春季攻势。如果市场回升,新年的公开发行将逐渐回升。郭石良认为,2022年以后,公开发行基金的发行仍与同期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此外,基金经理的声誉、基金公司的品牌形象等都是更重要的因素。
网贷大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