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4张支付牌照正式注销,预付卡机构缘何接连退出
支付许可证的数量继续减少。1月26日,《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央行官方网站更新了支付许可证注销名单,河北一卡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一卡通)、上海便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锦江国际商务有限公司、上海申城通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申城通)四张支付许可证正式注销。
具体来说,本次注销的四家支付机构均为2011年成立的老支付机构,业务类型均为预付卡发行和受理许可证,业务范围为当地单一省市。相关支付许可证于2021年12月21日到期。
此次注销的四张支付许可证此前已发出退出市场的信号。在央行2021年12月发布的最新支付许可证续展结果中,5家支付机构未提交续展申请,其中包括上述4家支付机构。其余机构为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续展前已主动申请注销。
在许可证续展结果和注销宣传中未披露四家机构注销的具体原因。1月26日,《北京商业日报》记者多次联系河北一卡通等机构了解退出原因和后续处理,但截至新闻发布时尚未收到回复。上海申城通于2021年12月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指出由于业务转型的需要,已主动向央行申请退出支付业务,并表示将另行公布处置计划。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晓瑞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只有少数预付卡业务机构具有国家业务资格,大多数只有区域资格,展览范围有限,加上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原线下预付卡业务机构也站在转型十字路口,无法跟上机构的变化只能选择主动退出。
受移动支付的影响,许多预付卡机构的业务发展并不顺利,陷入了盈利困境。博通高级分析师王鹏波进一步解释说,与此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等税收改革的实施,预付卡的业务推广过程受到了影响。在许多因素的推动下,一些市场机构甚至未能有序地做好退出工作,导致逃跑和失去联系。它不仅造成了各种风险事件,而且也打击了消费者参与的热情。

事实上,正如王鹏波所说,预付卡机构近年来已成为取消支付许可证名单上的常客。根据央行官方网站披露的信息,央行已取消47张支付许可证,市场上剩余224张支付许可证。2021年,共取消了9张支付机构许可证,均为发行和接受预付卡许可证。
《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进一步发现,当过去的预付卡机构退出市场时,只有一些机构对终止业务后的使用和退款做出了明确的规划,而另一些机构则离开。预付卡消费退款困难也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投诉。
例如,在取消许可证的机构中,早在2019年,一些消费者就报告说,河北一卡通存储卡不能使用。目前,公司的官方网站和客户服务电话号码已停止,自2021年以来已多次成为不诚实的执行人。2021年1月,河北一卡通因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事项、未按规定存放或使用客户准备金等四项违规行为被央行石家庄中央支行罚款33万元。
此外,根据央行2021年披露的三批许可证续展信息,完成续展的支付机构也包括许多开展预付卡业务的机构。苏晓瑞告诉《北京商业日报》,预付卡许可证的价值在于预付款业务的持续市场需求,特别是美容院、教育培训、连锁健身等零售消费领域。
“但由于预付卡消费风险频频发生,近年来,多地收紧对预付卡的监管。从目前趋势看,后续将会有更多机构选择注销预付卡牌照。”苏筱芮分析认为,但不排除大环境出现变化的状态下,例如非法发行预付卡或者类似擦边球产品遭严打,或是预付卡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尾部机构退出后,行业格局重新洗牌,届时预付卡的价值将有所回升。
王鹏博表示,预付卡机构退出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市场自发净化行为,但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目前经营状况良好的预付卡机构较早进行数字化转型,深入挖掘大客户的服务需求。这也意味着预付卡机构未来的业务前景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以及持有重点城市或全国预付卡支付许可证的机构。
网贷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