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17家公募相继开启自购、多位拟任“舵手”砸重金申购新
开年以来,A股市继续波动,在此背景下,为了显示公司对其产品的信心,许多基金经理们先后购买了他们的基金产品。1月25日,博道基金宣布,它日已投资10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其四种基金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注意到,除博道基金外,自今年年初以来,还有16家公开发行和自购产品,净认购总额超过4亿元,包括中国,汇添富、南方等龙头基金公司。此外,一些新发行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自掏腰包支持相关产品。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开年以来市场表现不理想,基金发行相对困难,自购需求可能较大。预计2022年基金自购数量和金额可能比2021年增加。
随着今年市场的持续波动,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逐渐频繁。1月25日,博道基金宣布,公司于1月24日投资10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部分基金,包括博道嘉丰混合A300万元00万元,申购博道成长智航股票A类别份额300万元,博道消费智航股200万元,认购博道盛彦混合A200万元的类别份额。

根据公开数据,上述四款产品均于2021年发行,并已运行一段时间。其中,博道嘉丰混合A博道消费智航股票成立于2021年2月,博道盛彦混合A、博道成长智航股A则分别成立于同年5月、6月、10月。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还注意到,除了已建立的产品外,一些基金经理还使用自己的资金购买正在发行的新基金。例如,信达澳大利亚银智元的三年持有期与1月12日混合-基金经理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在产品首发日发布公告,利用公司自有资金认购产品500万元,与投资者分担风险和利益。出于同样的原因,金鹰基金的全资子公司广州金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投资了1000万元的固有资金认购-金鹰时代先锋混合于21日发布。
此外,许多新发行基金的拟任舵手也自掏腰包帮助其新发行产品。例如,正在发行的汇丰金鑫研究精选混合不仅获得了公司投资的720万元支持,而且还投资了600万元认购该基金。同时,上海投资摩根沃享受一年持有期的混合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拟基金经理发行期间,拟任基金经理还宣布投资500万元和100万元认购相关产品。
事实上,自年初以来,许多基金经理开始了自购模式。据同花顺介绍iF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包括博道基金在内的1月份以来,共有华夏基金、汇天富基金、南方基金等17家公募自购22家基金产品,总净认购金额为4.35亿元。
对于许多基金公司在今年年初频繁自购的原因,一位公开发行内部人士告诉《北京商业日报》,由于市场周期波动,基金销售市场的整体环境不是很好,基金公司自购主要是为了显示公司对产品的信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还提到,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投资者也可能对投资基金产品失去信心。因此,基金经理的自购行为不仅可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还可以吸引投资者购买和推动基金销售。
回顾2021年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共有475家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投资认购相关产品,净认购金额达到61.49亿元。相比之下,2022年基金管理人的自购行为如何?
在杨德龙看来,预计2022年自购基金数量和金额可能会比2021年增加。由于年初以来市场表现不理想,基金发行相对困难,自购需求可能较大。此外,如果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自购行为也可能增加。据同花顺介绍iF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开年至今只有94只新基金成立,发行份额为761.7亿份;2021年同期,成立了108款新产品,发行份额达到4114.94亿份。
展望未来市场,华夏基金认为,虽然市场在波动过程中继续走弱,但本轮指数的调整幅度和持续时间可能相对有限。从性质上看,大概率类似于2021年2月底和2020年3月初的下跌,持续性不会特别强。预计随着节后风险偏好的修复,尤其是稳增长政策效应的出现,市场仍有反弹的机会。
网贷大数据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