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子公司队伍有望扩容
资产管理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热情高涨。1月19日,《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河南省最近宣布计划推动该省中原银行和郑州银行的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自2018年《资产管理新规》颁布以来,设立金融子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已成为大多数银行的选择。到目前为止,已有29家金融子公司获得批准。此外,许多银行也透露了建立金融子公司的意愿。在分析人士看来,随着金融子公司的建立,理财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子公司需要加大市场、客户群体研究,集约化培育,走出同质化竞争阶段。
河南省拟推动两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
地方政府计划推动辖区内上市银行发起设立金融子公司。1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河南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方案》地方金融机构发起设立银行财务管理子公司,鼓励银行和银行财务管理子公司依照法律法规和合格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与风险投资基金、政府投资产业投资基金合作。
中原银行于2017年7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郑州银行于2015年12月实现H股IPO2018年9月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中国开业城商行“A H股票上市先例。随着2021年10月中原银行拟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的消息,河南省城市商业银行数量也将从5家减少到2家。
作为河南省仅有的两家上市银行,中原银行和郑州银行都有实力设立金融子公司。根据两家银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中原银行和郑州银行的总资产分别为7311.52亿元和5619.62亿元。 根据中原银行和郑州银行此前公布的2021年半年报,截至2021年6月底,中原银行已有148款理财产品,规模741.95亿元,品占905亿元.74%的存续规模为673.27亿元,郑州银行报告期末现有金融产品规模482.净值产品占859亿元.51%,规模达412.94亿元。
按照银保监会近期最新透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实现清零,绝大部分银行如期完成理财存量整改任务,中小银行已按时完成整改工作。郑州银行、中原银行是否如期完成整改,预计何时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两家银行,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金融子公司团队不断扩大
2022年,新资产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金融市场将走向净值发展的新旅程。为了加强金融业务的风险隔离,大多数银行选择设立金融子公司来开展金融业务。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批准了29家金融子公司,其中23家已经开业。
《北京商业日报》记者发现,大型国有银行已经设立了金融子公司。在股份制银行方面,随着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于2022年初宣布开业,8家国内股份制银行金融子公司开业成立,民生金融管理、渤海银行金融管理和恒丰金融管理也获得批准。
与此同时,城市商业银行也在加快金融子公司布局的步伐。截至目前,杭州银行金融、宁银金融、徽银金融、南银金融、苏银金融、青银金融、上银金融等7家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子公司已开业。此外,北京银行、西安银行、乌鲁木齐银行、贵阳银行也透露了建立全资金融子公司的意愿。
在金融360数字技术研究所分析师刘银平看来,银行加快金融子公司的布局与未来未成立金融子公司的银行或无法增加金融业务的传言有关。现有的金融规模将被压缩,迫使没有计划建立金融子公司的银行考虑未来的金融业务:一是建立自己的金融子公司,但对银行资本的要求较高;二是转变为纯销售模式;三是与其他金融机构合资。
未来的金融产品可能只能通过理财公司发行将促进更多中小银行设立金融子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将成为开设金融子公司的主要力量。未来,金融产品的发行机构将减少,金融公司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刘银平补充道。
真净值时代的产品需要精耕细作
随着资产管理新规过渡期的结束,银行理财也正式进入真净值时代。据《中国商报》报道理财网截至2022年1月19日,金融子公司共发行了8310种产品。
从投资性质来看,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主要涵盖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四种。目前,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共计发行6918只;混合类产品次之,共有1371只产品发行。由于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风险较高,产品发行量也相对较少,截至目前,发行数量分别为19只和2只。
“理财子公司由母行承接来的理财产品要确保已经完成净值化转型,做到清洁起步,没有历史遗留包袱,并且今后要做好风险隔离。”刘银平认为,近两年,理财公司产品体系日益丰富,资产配置范围更广,申赎规则更灵活,ESG理财、FOF金融管理、养老金融管理、南通金融管理等新产品不断增加,资产管理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谈到金融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普利标准研究员郭海川指出,随着金融子公司的建立,金融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巩固和扩大产品市场份额,金融子公司将增加不同市场和客户群体的研究,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集约化,走出同质化竞争阶段,进入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苟海川进一步强调,此外,金融子公司产品将大规模发展,主要体现在理财从产品发行数量和金融产品受众范围两个方面来看,金融子公司金融产品发行数量的增加、金融产品市场范围的扩大和金融产品品种的持续创新都可以反映其规模化的发展趋势。随着一系列金融监管措施的出台,金融产品的投资起点、期限更灵活、品种更丰富、客户群体更广、金额更充足,金融子公司的产品规模也将继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