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封禁15家线下商户在内的39家涉嫌违规营销品牌
1月5日,记者从小红书获悉,回应清晰·打击流量欺诈、黑色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小红书最近推出了新一轮虚假营销治理,在第一批禁止29个涉嫌非法营销品牌后,第二批平台,39个涉嫌非法营销消费品牌、医疗美容机构和医疗美容品牌被禁止。
据了解,与第一批禁止品牌相比,小红树第二批治理范围扩大到线下商业实体,从消费品品牌扩大到线下医疗美容机构和医疗美容产品品牌。其中包括爱思特、芙艾、上海港华、思达终极美、美贝尔、米兰白羽、珍燕松、伊莱美等15家医疗美容机构和时代天使、海魅、伊皮泉等3家医疗美容产品品牌。
这意味着当用户在小红树站搜索这些品牌或机构时,相关注释将不再显示。记者发现,搜索结果页面只显示该品牌涉嫌非法营销,相关内容不显示的提示。
小红树虚假营销治理专项负责人介绍,医疗美容机构作为第一批禁止线下商业实体的原因是它们是线下非法营销的重灾区。一旦这些信息对用户产生不利影响和误导,后果将非常严重。后续平台治理范围将覆盖更多不同类型的线下商户。
因为种草心智强,小红树成为众多品牌的目标。通过外部中介机构或平台,品牌通过产品/服务替代或现金寻找大量业余爱好者,并在平台上铺设非法营销内容。
据媒体报道,这种代写代发的灰色生产环节通常是以螃蟹通知、红通知、微媒体通知为代表的第三方订单接收中介平台,通过品牌或承担品牌方需求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在小红书、抖音、微博、大量有偿招聘业余爱好者,在小红书、抖音、微博、大众点评上制作内容。
打开螃蟹通知发现,在商店探索的招聘信息中,有大量的线下医疗美容机构招聘信息,发布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成本低至100元,医疗美容项目体验更换高至1万元。这些招聘信息对普通人的门槛也有所不同。有些人招募超过500名粉丝可以参与,而另一些人则要求他们出现并授权肖像使用权。与一些消费品牌相比,这些线下医疗美容机构一般要求普通人在小红书、抖音、微博、公众评论等平台上发布订单。
同时,小红书与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网络联合会)举办了网络生态治理行业研讨会。中国网络联合会副秘书长张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院副院长薛军、中国政治法学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审查部主任何延哲、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小红书公司总编辑沈炼等人就打击流量欺诈、非法营销、网络水军混乱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研讨会上,朱伟说,非法营销有两个危害:一是破坏互联网平台的生态,二是侵犯消费者和用户的知情权。
对于打击网络黑灰生产的治理,薛军指出,治理需要了解生态链、产业链和利益链,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打击。如果只关注其中一个部分,上下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很难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薛军认为,非法营销等问题需要行业联动,各平台共同打击和处理黑灰生产的代理运营平台。
我们将长期坚持非法营销的治理。这是一场持久战,有许多治理困难,不能通过一个平台完全克服。例如,我们仍然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方法来打击第三方订单中介平台,如红色通知和螃蟹通知。沈在研讨会上说。他说,小红树虚假营销治理项目的核心行动是明确禁止一些涉嫌非法营销的品牌。‘没有生意就没有伤害’,很多时候,品牌是非法营销的来源,里面有商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