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冰墩墩”炒作,贷款中介重出江湖 助推违规资金入楼市、股
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以来,吉祥物冰墩墩迅速火上热搜,引发抢购热潮,可谓一墩难求。顶级冰墩墩热度不减,不少贷款中介机构也开始等待机会在各种在线社交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并向用户推荐贷款产品。《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与黄牛党不同,贷款中介机构不会推出购买冬奥会吉祥物周边产品的相关渠道,该操作只是吸引用户关注贷款信息的噱头。其中,仍有一些贷款中介和银行合作旗帜为用户提供包装材料、包装抵押贷款一站式贷款服务,促进非法资金进入市场。
贷款中介借冰墩墩炒作
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来,吉祥物冰墩墩在整个网络上都很受欢迎。《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许多贷款机构也开始摩擦热点,在主要社交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并将冰墩原型制作成不同类型的营销图片表达包,以吸引用户的注意。
大家好,我是‘冰墩墩’的朋友‘贷款款’,有贷款需要请戳我‘冰墩墩’的远方亲戚‘贷款款’,以下是我的联系方式,需要加我。目前贷款中介借冰墩墩热点发布贷款推荐主要有以上两种信息。有的贷款中介只发布图片,有的贷款中介会在图片下插入个人联系方式,引流用户关注贷款信息。
关于利用顶流冰墩墩热点发布低价正品和大量现货欺诈的报道并不少见。原因是消费者渴望购买产品。与黄牛党不同,贷款中介不会推出购买冬奥会吉祥物周边产品的相关渠道,这只是吸引用户关注贷款信息的噱头。
一位贷款中介说:我们不会向客户推荐‘冰墩墩’在购买渠道中,客户可以更加关注贷款信息。目前,我公司的所有业务都已正常恢复,春节前没有时间处理的客户可以预约贷款。另一家贷款中介机构也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一个广告,冬奥会没有吉祥物。有贷款需求的客户可以关注我们。只要有固定收入,他们就可以在当前逾期时获得批准,需要提前预约。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北京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在冰墩前所未有的热点时刻,许多骗子发布了低价正品、大量现货欺诈信息,原因是抓住消费者渴望购买产品的心态。但与此类欺诈不同,贷款中介没有赠送产品操作,只是让用户错误地认为参与和得到冰墩,实际上只是借名字摩擦热点,冰墩作为文案宣传对象是当前的热门社会现象,用户也需要擦亮眼睛。
廖鹤凯进一步指出,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需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跟随。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判断和筛选贷款中介发布的推荐信息,结合市场经济正常交易规律。
推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股市
目前,严格防止消费贷款和信贷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已成为常态。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仍有一些贷款机构以与银行合作的名义为用户提供包装材料和包装抵押贷款一站式贷款服务,以促进非法资金进入市场。
节后放量,最新银行产品,只有电核本人,申请可贷款30万-50万元不等,不体现征信。贷款年利率4.3%左右。”一位贷款中介介绍称,“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多种银行产品,信贷负债不超258万元即可办理,还款方式灵活随借随还,主要针对以前没有办理成功的客户,可以再次授信,征信有瑕疵,尤其在2021年申请贷款因评分不足的客户也可以再次尝试。”
当《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说贷款用途是首付,贷款中介没有表现出很惊讶,提到,可操作,我们包装材料、包抵押和所有售后,不会被发现,但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如何操作,贷款中介说,电话不清楚,只能面试。
另一个贷款中介为用户提供的产品贷款利率我们与银行合作的贷款产品款产品年利率约为3.55%-3.85%左右,贷款时间可选择1年、3年、10年,先息后本。贷款的客户用途多种多样。我们就是这么做的,可以操作。你来公司做信用调查,我们会按照你的要求面试。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类贷款正在变相回避国家对信贷政策的监管。一旦购房涉及贷款,后续贷款房贷风险会传递,进而影响很多市场问题。此外,如果买家被发现挪用信贷,他们将涉嫌违法行为,这将对他们的个人信用记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银行来说,稳定金融秩序和稳定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双重任务非常明确。今后,相关贷款的审计将继续收紧。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银行还需要提示风险内容。
加大对套用主体的处罚力度

从许多贷款机构的口中,《北京商业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各种贷款产品的数量足够是由于2月份银行信贷放宽,继续冲出贷款数量,强度大,所以真的是这样吗?
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部门人士表示,与之前因疫情影响信贷业务营销、干扰贷款调查的情况不同,早在2021年底,总行就发出通知,要在2022年全面加大信贷供应力度。从数据来看,2022年1月以来投入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2021年同期。
但上述股份制银行家也提醒,虽然增加了信贷供应,但银行从未开放过任何首付贷款或类别的首付贷款产品,也没有与市场上的贷款中介合作,用户贷款应采取银行正式渠道,贷款中介‘话术’我不能相信。此前,一些银行家还向《北京商业日报》提到,贷款后,银行还将按要求进行贷后管理,重点检查贷款资金的流动情况。如有违规行为,将收回贷款,并调整用户的信用调查。
在易观高级分析师苏晓瑞看来,贷款中介此举增加了贷款人的经济负担,不仅可能给贷款人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还可能导致逾期、信用调查等一系列连锁问题。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银行贷款中贷后业务的监控,并对申请贷款和方便中介机构的处罚。
容易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