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银行股组团上涨原因找到了!
3月4日,金融消息抱团股遭受重锤,银行板块等大金融依然抗跌,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物极必反作用。
看看近期上涨的银行股,不难发现,年初以来涨幅较好的黑马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无锡银行、江苏银行等等,资本研究,资金加持,年初以来的涨幅都在上升10%以上。
资金看到了什么,选择关注这些银行的重仓,或者关注区位剪刀差后来的选择。
进一步加剧公贷分化
金融界注意到,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揭示了这一数据的演变。
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最活跃、最开放、最具创新能力的领域,与财政水平较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领域保持着巨大的剪刀差距。
但现在这一趋势似乎进一步加重。
光大证券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高风险地区公中长期贷款增长缓慢,经济增长较好地区公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好。
2022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个别省份甚至出现了国家银行对公共信用的负增长,只能依靠当地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信用支持。例如,青海省不仅严重暴露了直接融资市场的风险,而且在间接融资市场上也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压力。
以今年为例,青海、海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宁夏等地,经济增长疲软,创新能力不足。
资金逐浪“长三角”
这句老话也可能适用于信贷资源的分配。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今年1月,由于江苏、浙江、上海疫情后经济恢复良好,银行体系中的信贷资源进一步集中在江苏、浙江和上海。其中,浙江省公共中长期贷款增长率高达19.2%。
经济、金融生态和信贷增长环境几乎处于历史最佳水平。
以宁波银行例如,行超90%业务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达,金融需求旺盛,银行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截至2022年底,宁波银行总资产1.6万亿,较年初增加加23.5%。贷款余额6877.2亿,较年初增加30%;贷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42.3%,较年初提高2.13pct,贷款增速创十年新高。
在这种区位优势下,即使一些表现不佳的银行想要学习,也存在着基因缺陷的问题。
可以观察到,目前除了团队领导,零售银行此外,区域银行经济发展良好是另一条路径。
王一峰表示,建议重点关注位于东南沿海、成渝经济圈等优势地区的银行,特别是苏联、浙江、上海的优势目标。今年以来,浙江地区经济恢复强劲,银行信贷需求强劲,当地金融生态是历史上最好的水平。
容易查大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