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办理抵押贷款经历的那些坑和感悟
现在有很多人拥有商品房。只要你办理入住手续,甚至在财产中填写你的个人信息,你就会开始不断地出售抵押贷款电话。据不完全统计,深圳至少有十位微信朋友拥有一套房子。平均来说,每天不少于8个贷款电话骚扰。面对如此频繁的骚扰,很多人不会注意,但我被他们低利率和甜美的声音所吸引。
接到他们的电话后,我问,我的房子现在能处理多少钱?可能是什么利率?
潜意识里,我一定要做一个比较,看哪一个额度高,利息低,综合成本最低,我会继续和他聊天。

然而,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倾向,所以他们的贷款计划也不同。在谈到7或8家中介机构后,每个人都给了我不同的答案。然而,当我进入这个圈子时,我发现每家银行的要求确实不同,所以每个客户的计划也不同,更多的是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和要求制定不同的计划。
事实上,聊了一圈之后,我总结了经营抵押贷款的核心逻辑:
规划--需求--匹配--落地
事实上,在这些贷款中介机构的梳理下,我对整个贷款的想法更加清晰。同时,我也整理出了抵押经营贷款的逻辑,也就是所有普通人:
认可--信任--落地
对我来说,我的需求是基于我自己对贷款额度的需求。第二,在整个贷款过程中,贷款中介机构是否会为我设定常规,是否会欺骗我,甚至承诺给我的条件是否可以实现,成本也不会随意增加。
在观察这些贷款中介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故事
平时贷款中介打电话给我,说的都是炒作,利息很低,通常的话:银行绿色通道产品,3.2最高2000万,最高10-20在第一年的利息之后,本金可以随时借还。什么新转让的房地产可以做,新转让的房地产总价是70%。等等,一些非常有吸引力的广告往往是电话开场白或朋友圈中最活跃的,甚至是那些不需要赎回房屋的二次抵押贷款借还、借钱到个人账户的广告,这让我有立即处理的冲动。
但当我告诉中介时,我来谈论你发送的产品,各种各样的 拒绝不是。我做不到。然后我还询问了银行的政策,比如低利息和20年的产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营业时间都有很高的要求。通常,他们做广告来吸引人们上网。
第二,我最大的坑。3.85%
我办完后,贷款到了,但半年后我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我每年要过桥一次。这个坑有点大。对我们个人来说,每年过桥一次是非常痛苦的。最害怕的是银根收紧,或贷款,它真的结束了。当第二年续签时,银行不得不再次检查信用调查。我的信用调查负债越来越高,结果无法继续。在这个时候,我必须跟进,把房子转移到其他银行。所谓的低利率就是这样欺骗人们的。
因此我建议尽量选择3-5年以上,不需要中间做过桥,这样的产品是优质的。
贷款时间稍长,自然利息会比一年期的利息高一点。
黑名单查询